1

事件回放

据今日头条报道,“2018年11月8日,安徽阜阳鸿远希望小学六年级的一名学生在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和同学、老师一起前往江苏宿迁项王故里景区,被景区一个石制灯具砸中,经医治无效身亡。”

参与此次研学旅行的100多名学生来自安徽阜阳鸿远希望小学,当天的活动由阜阳市某旅行社负责执行带队,随队共有校方老师10名和旅行社导游4名。据报道事发当时,老师和导游都在事发地旁边的餐厅用餐。“学生们先吃的,学生们吃完以后是老师吃,当时交代过学生不要离开餐厅。”该校老师称,吃饭时他突然听到“砰”一声,跑出去看到学生已经被砸倒了,虽然第一时间拨打了报警电话及急救电话,但仍未能挽救学生的生命。

据该学生的父亲韩先森描述“孩子看那个(石制灯具)好奇,就跑过去蹦起来碰了一下,没想到柱子就倒了,周围当时没有老师和导游。” 韩先生称,目前,学校及旅行社都愿承担相应责任,不过景区方面态度模糊。

事发现场( 图@安徽网)


愿逝者安息,生者节哀!事情已经发生,当就次妥善解决并安抚当事学生家长,同时就事故无论学校、旅行社还是景区都应当认真总结,以此为鉴,杜绝以后类似事件再发生。

2

事件分析

导致此次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师生安全意识、行前安全教育及行前活动准备存在不足。体现在安全教育内容普及不够且安全预案可能只停留在纸面上而没具体安排下发落实到人。

教育部等联合11部委出台的研学旅行意见中第四项主要任务中的第4小点明确就安全责任体系做了分别就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旅游部门、交通部门、公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做了明确要求,具体为“ 各地要制订科学有效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方案,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实施分级备案制度,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督促学校落实安全责任,审核学校报送的活动方案(含保单信息)和应急预案。

学校要做好行前安全教育工作,负责确认出行师生购买意外险,必须投保校方责任险,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与委托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方安全责任。

旅游部门负责审核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的准入条件和服务标准。

交通部门负责督促有关运输企业检查学生出行的车、船等交通工具。

公安、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加强对研学旅行涉及的住宿、餐饮等公共经营场所的安全监督,依法查处运送学生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

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指导保险行业提供并优化校方责任险、旅行社责任险等相关产品。”

其次,师资配比存在不明确性。100位学生全部师资配比为10位(如果此次算学校自行组织的研学旅行)。2018年颁布的安徽省研学旅行意见要求“学校自行开展研学旅行,要根据需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学校领导、教师和安全管理人员,也可吸收家长作为志愿者,协同负责学生的活动和安全管理。”参考邻省具体要求“学校应当为每个班级配备不少于3人的随行人员(随行人员数量与学生数量比例不低于1:15),并安排校医或聘请医护人员随行。有条件的学校安排掌握应急知识技能人员随队。”

再者,活动目的地为4A级景区,不在11部委颁布的国家级基/营地和安徽省、江苏省省级研学基/营地内。按照研学安全管理要求,活动目的地需要:

1、安全封闭,远离人口密集或周边娱乐场所密集地区; 

2、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和巡查人员,开展常态化安全检查,加强安全辅导和安全知识宣传等; 

3、配备安全消防设施、视频监控设施,覆盖所有公共活动空间,特殊设备需主管单位的检测验收报告; 

4、基地要为学员购买公共责任险,另根据活动需求购买相应保险。

此次事件,景区富有相应责任,尤其是安徽网供图石灯柱疑似存在建筑安全隐患,按出事学生家长韩先生描述“因其对景区的石质灯具好奇,触碰到石质灯具致使灯具倒地,将其砸倒,才酿成了此次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最后,舍近求远,研学活动课程中教育元素不足。2018年颁布安徽省研学旅行意见要求“小学以县区内研学旅行为主,初中以市内研学旅行为主,高中以省内研学旅行为主”,从课程上也有针对性的就区域做了相应的要求,原则上还是以省内认知认识为主,省内第一批公布的40余个研学基/营地,基本可满足学校研学需求。

3

安全启示

1、.安全是根本,自上而下必须正视。研学旅行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活动,会留下一生非常美好的回忆,是家庭游无法取代的。出行过程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时,可能有些家长会对学校提出过高要求,让学校承担不应承担的责任,对此,我们应该予以理解。家长应该理性对待,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学校。

2、事无巨细,合理安排,排除隐患。学校在组织研学旅行活动时,应与家长进行必要的沟通,可以签订相应的协议。学校研学旅行出行交给旅行社组织,在组织出游方面更专业、更有经验,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3、加强安全措施,重视行前安全教育。学校要把工作做到前面,加强安全和应急机制建设,把研学旅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提前列出,并就问题展开安全风险评估,提前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方案;加强随队老师引导,尤其是安全责任心,确保活动课程方案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脱离实际;旅行社、营地、基地要进行全面沟通,具体落实安全责任。

一切出行皆有风险,研学旅行也不例外,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对学校来说,研学旅行考量的不仅是校长的胆识、教育理念,更是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智慧;对教师来说,不能因为研学旅行手续烦琐,工作繁忙而埋怨甚至推卸责任,更不能因为安全因素因噎废食。学校、教师应该有责任担当,将研学旅行持之以恒,抓落实、抓到位。

为了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让他们不再是温室里的弱苗,为了他们健全的人格,锻炼身心,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让我们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共同承担起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迎风前行!

文章整理至公众号多彩贵州研学云,多彩贵州研学云带你发现研学旅行的乐趣,关注多彩贵州研学云的那些人和事儿,每天为你献上研学旅行的最新消息、政策、行业大事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