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什么?
研学旅行教育是什么?
我们看《动物世界》,老虎幼崽在生下来后,会跟随老虎妈妈一段时间,学习辨别安全危险环境,学习捕食技能。

这里所说的“教育”,就是通过信息传递的方式类似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的,而不是语言
人类在动物的基础上,又有一套教育的工具。这套工具就是语言
对于人类来说,教育主要说的就是语言
被教育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绘画音乐,被教育如何工作,被教育如何养育子女,被教育如何应对疾病和死亡。
这个延续一生的教育和学习过程,指向性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生存第一,生存之后想要更好的生活。不会走路和说话,影响一个人的基本生存能力。小学中学大学没毕业,影响一个人的求职能力,也会影响基本生存。附带的,习得音乐绘画等艺术鉴赏能力,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可以活得更好。

结论:教育的本质是信息传递。教育的基础功能是通过信息传递,提高动物生存几率。教育的高级功能是通过信息传递,提高动物(主要是人类)生活品质。
教育和学习是一个东西的两个表达。
那么研学旅行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的影响有什么?
研学旅行教育相对于大多数中国家长和教育者来讲都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概念。它涵盖了校外教育、教育旅游、亲子体验、社会实践、主题营地、户外拓展、自然科考等领域。起源于英国,经过200余年的发展,现在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已经影响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在部分国家已被正式纳入常规教育体系。

研学旅行教育其实就是通过体验式学习及富有创造性的户外活动,它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旅程,学校教育的知识来源是“别人的发现”,而研学旅行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获取知识的方式是实践,同时也是运用已有知识的实践。
这就好比体验学习一种手工制作,即便你掌握再多的理论知识都不如亲手实践来得管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比如现代日趋流行的跨国游学,很多孩子在出国前努力学习外语,为此他们听外语歌曲、看外语节目,但平时都缺乏真正实践运用的机会,而当你到了国外,问路、吃饭、住店……这些却成了一种真实的“考试”,运用的过程往往意味着真正的学会。

从业多年的高校校长表示:“反思当前中国的教育,我们过多关注间接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习过程中的直接体验。研学旅行教育是户外教育很重要的一种形式,能够通过创造性、娱乐性和教育意义的持续体验,使学生达到生理、心理、社交能力及心灵的全面成长。研学旅行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体验、激发,它是对传统课堂的一个重要、有效的补充。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学会倾听、理解与交流,也能学会妥协、选择、控制、展示与合作。

(研学旅行教育的力量:培养成功必备的八大能力)
在旅行途中,孩子每天会参加各种不同的项目,每个项目都会有很多小的环节,几天下来,孩子们能够得到几十甚至几百次机会锻炼自己的某一种或是某几种能力。
(研学旅行是一种不着痕迹的教育,它的魅力是校内教育无法替代)

孩子们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动手参与的活动,接受各种心理和体能的挑战,看起来好像是在玩儿,而实际上,好的研学旅行线路在每个项目上都是经过精心设计,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潜移默化能地提高各方面的拓展能力。
相比较学校内沉闷的课堂气氛,在一个新鲜的环境下,比如在户外、在大自然中,孩子们的学习劲头更足。

(体验式学习 )
全身心的投入、参与、感受、回味,比起在课堂内知识的被动的接受和消化,更能让孩子有直观的印象,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

(团队合作、项目导向的学习)
集体的生活、多元的队友、同龄人共同营造的学习氛围,通过项目引导之下的学习,不仅能激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更能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通过一个项目的完成让孩子不知不觉的获得多方面的知识。

(成功就是不断地试错,研学旅行给孩子一个安全的试错空间)
孩子参加研学旅行,是通过参与项目达到学习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项目本身。这些项目有的需要孩子单独完成,有些需要找搭档完成,有些需要团队共同完成……孩子们在完成项目的时候会犯错,然后解决,在反复的试错和解决问题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成功就是不断地试错。研学旅行给了孩子们足够的空间和宽容允许孩子们犯错,并引导他们解决问题,从而最终达到培养孩子们的多种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