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艺,是以各种纸张、纸材质为主要材料,通过剪、刻、撕、拼、叠、揉、编织、压印、裱糊等手段制作而成的平面或者立体的艺术品。当普通的纸张在我们手中变成飞翔的蝴蝶、绽开的花朵、可爱的时装小人时,心情也会变得愉快。美术课堂上的纸艺创作,就是一项深受学生们喜爱的美术活动。
在全面推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的纸艺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传承祖国
一、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与纸艺教学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基础上,《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经过研究、论证与测评,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划分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
1、丰厚厚的
通过纸艺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了解世界的人
2、真实的审美素养——图像识读与审美判断
一个人具有审美判断素养,能感受、认识美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审美态度,做出具有艺术倾向的判断和选择,正是美术纸艺鉴赏素养内化的结果。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鉴赏纸艺作品,内化图像识读能力,形成基本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趣味,提升美术鉴赏素养,奠定终身受用的美术素养基础。
3、创新的审美表现一一美术表现与创意实践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借鉴优秀纸艺作品的创意和方法,增强图像识读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收集信息、材料,进行分析、思考、交流、探究,能联系实际生活对作品进行想象、创作,最终根据要求创作出独特的作品。纸艺是手、眼、脑多种器官共用的活动,对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作用显著,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纸艺“五步教学”范式
纸艺课程是美术课程的一部分,美术课程大多划归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如岭南美术出版社2012版小学美术教材),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传统教学范式为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的“模仿范式”,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实现由传统的知识授受型教学范式向追求创造性与个性的现代教学范式的转变,已经成为教育界共识。现现代教学范式关注学习者同他人在沟通中产生的认识和表达的多样性的学习,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纸艺“五步教学”范式正是这种转向在美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赏:赏析纸艺作品,体会纸艺
“作品即语言”,艺术作品既是具体形象,又是超越了具体形象的趣味、态度和情感价值。学生通过整体观察的方法赏析纸艺作品的造型、色彩、比例、材质、空间,培养图像识读能力,提升
2、拆:拆中求法,探究纸艺规律
学习折纸鹦鹉,笔者采用问题式教学法。上课前给每个小组发一个纸鹦鹉,让学生仔细观察纸鹦鹉的结构,鼓励学生大胆动手拆解,同时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折叠?这样折叠能出现鹦鹉的哪个部位?学生带着问题拆开纸鹦鹉,发现原来纸鹦鹉是由两张折纸拼贴组成:身体由对角折和内外翻折组成,尾巴由对角折组成。拆开之后,学生觉得看似很难的鹦鹉,现在不用老师教也会折啦!在开放的教学环境、共同探讨的课堂氛围里,学生学会了自主探究,找到了纸艺创作规律,也收获了自主学习的满满成就感。
3、练:练中长技,积累纸艺技能
鼓励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尝试创作,探究新方法,这是纸艺教学培养学生创意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学习剪“春”字时,笔者没有选择“先画再剪”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教给学生“上六下五”的口诀一一在折纸开口上面部分剪六刀,闭口下面部分剪五刀。这样学生既不容易遗忘,也不会因为画不好“春”字而影响剪的效果。学生还可以随意地剪直线、曲线或折线,出现的效果都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干脆用手撕“春”,方便、快捷也不失艺术的美感。在学会基本的剪法后,笔者引导学生结合掏剪的方法进行“春”字外部造型的想象与创造。最后,学生剪出了鱼、花、寿桃、灯笼等外部造型不一的“春”字,甚至还剪出了立体的“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比构思、比趣味、比创新、比技能,每一件作品都包含着学生的智慧和对美术学习的热爱。
4、玩:玩中增趣,技趣相得益彰
小学生活泼好动,在教学中要注意课堂的趣味性,以趣促技,技趣互促。许多人都会折纸鹤,但折完后,纸鹤的功能大多限于摆设,缺少“人物互动”。笔者在课堂上教学生折“会飞的动物”的基本结构,并且通过人为的动力,让动物物“会动”“会飞”,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基本结构可以折出鸽子、老鹰、鹤等动物,还创造性地剪出蝴蝶、蝙蝠、蜜蜂等动物。只要学会基本型,敢于创新,就可以创造出自己的片折纸天空啦!
5、展:展示作品,分享纸艺经验
“主题单元式”与“学习经验式”相结合,安排学生把相关作品收集起来进行主题展示。例如,学完相关的人物、动物、植物、事物等不同元素,安排学生分小组按照《守株待兔》《三只小猪》等故事去查找相关的折纸内容,讲述、编排、表演这些“纸艺”故事。在学习折纸过程中,引导学生将点、角、线等反复重合,构成双三角、双正方、菱形等各种形状,不仅有效促进学生数理概念的形成和空间知觉的发展,还能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谈一谈这些故事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
结合生活开展纸艺教学展示活动,是激励学生的有效方式。春节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剪窗花、做纸鞭炮、自制纸艺特色装饰品布置教室环境,营造节日氛围;元宵节时,以象形灯、几何形灯、萝卜灯、花灯等丰富的样式造型烘托节日气氛;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时,给爸爸妈妈和老师制作百合花、贺卡等礼物,表达感恩之情。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尝试的能力,还帮助学生获得了在具体真实情境中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也正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所在。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纸艺“五步教学”范式,是对美术学科教学和价值追求重新思考后的范式实例,它有效地促进了美术课程学习“技艺一一能力一素养”的递进发展,是培育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智慧实践,同时也为美术学科其他学习领域的教学提供了参考。
下一篇:研学课程开发的四个属性
上一篇:研学旅行的灵魂是实践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