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近年来,合肥市直面应试教育的压力,从“易”处着眼,从“细”处规划,敢于坚持,大胆突破,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走出去”,放飞思想,亲近自然,强健体魄,拓宽视野,锻炼能力。如今,该活动已成为引领全市各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
一、敢于担当,让研学旅行率先启动
出于安全考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许多省市教育部门禁止中小学组织学生集体出游,或是不提倡学校组织大规模异地出游。知行不一凸显了教育的纠结和无奈。但一纸禁令终究挡不住学生对自然的渴望。每年总有些学生避开学校和老师,偷偷摸摸自行组织出游,这种活动,没有对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隐患更大。2008年7月,合肥市放开禁锢学校的绳索,从小处起步,结合合肥本土资源,在全国率先启动“万名学生合肥工业游”活动。
合肥是工业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有35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工业立市”是合肥的基本发展战略。在工业游的最初规划和设计思想中,合肥市教育局始终思路清晰,不仅敢为人先不惧担当,更是凸显工业游与传统游山玩水式旅游的根本性不同——它不是工业和旅游的简单叠加,而是知与行的统一,在参观游览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力求给学生提供一种游学和求知相融合的体验过程。这个思路也是合肥市以工业游为起点之后,大规模开展研学旅行的主导思想。
近十年来,已有几十万学生从工业游中受益,在范围、路线、内容等方面不断拓展。范围上,已从合肥市区学校延伸到四县,实现了范围上的全覆盖,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也加入这一行列;路线上,已经走出合肥,并逐渐形成以工业游为主体,以科技游和
目前,合肥市的研学旅行活动经过多年的探索,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不断地拓展延伸,从春季的研学旅行到寒暑期的游学,从国内延伸到国际,从涵盖传统
二、完善机制,让研学旅行落到实处
机制的完善对于推进研学旅行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多措并举,务求落实。
1.建章立制
2008年底,合肥市制定了《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下
2013年初,合肥市教育局根据安徽省教育厅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合肥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方案》,确定合肥一中等4所市属学校、合肥五十中等23所县市区学校为试点学校,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各试点学校结合区域实际、学校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试点方案。
为了建立研学旅行长效机制,2013年4月,合肥市教育局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几易其稿,制定了《关于开展合肥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鼓励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研学旅行活动。2017年根据教育部等11部委《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及有关省市有关
2.明确职责
明确由合肥市教育局团委和学生事务管理中心负责该项活动的管理、监督和指导。要求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成立相应组织,明确专人负责,有计划推进研学旅行活动。明确研学旅行经费由学校支持一部分,学生个人拿一部分,对于特困学生给予减免。
3.加强考核
为了督促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我们将此项活动纳入对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之中。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高中阶段,我们将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结果纳入学分管理体系并计入2~3学分;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将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
三、严格管理,让研学旅行安全有序
安全是这项活动最核心的问题。合肥市教育局要求学校不漏掉每一个环节,考虑到每一个细节,以显微镜的细致性审视安全工作的方方面面。
1.要求学校实行旅行社招投标制度,疏通安全源头
在2008年“工业游”开展之前,合肥市教育局公开招标了一家旅行社承担具体组织工作。《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所委托的旅行社需是4A级以上等级,投保责任险保额不低于60万/人,旅游人身意外险保险额不低于25万/人,保障学生出行安全。由于我们对旅行社的要求“过于严苛”,一些旅行社甚至知难而退,主动退出竞标。我们对学校也明确要求要通过旅行社组织,由校长领导的研学旅行领导小组公开招标。同时要求为学生100%买保险,对学生入住的宾馆和饭菜标准也作出相应要求。
2.要求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安全预案
合肥市教育局严格要求具体组织研学旅行的学校在制定研学旅行活动方案时,必须涵盖安全管理方案,事先对包括学生走失、歹徒行凶、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等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作出应急方案。将活动方案与安全预案做到“四同时”,即同时制定、同时部署、同时实施、同时反馈。在多年的实践基础上,我们编制了《旅行社安全行驶记录表》《学生考察过程表现记录表》以及《研学旅行活动情况反馈表》等,从制度和措施上保证研学旅行顺利开展。
3.要求学校畅通家校联系,加强安全教育
在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之前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与家长沟通,取得理解和支持。当然更重要的是出游之前和出游之中,学校要选择安全性高的地方开展研学旅行。线路确定后,学校要召开全体学生大会和带队班主任、带队教师会议,认真学习相关制度和要求,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强化细化过程管理。提前派教师到目的地做调查,对车辆、行程、住宿、餐饮等进行前期调研,要求每条线路安排2~3名教师跟随,承担学生管理及安全保障。
四、精心策划,让研学旅行生动有效
研学旅行的关键字是“学”和“行”,“行”要生动,“学”要有效。这就需要以教育性为目的的精心策划,才能确保学生从研学旅行当中真正受益。
一是赋予各学校在组织实施上的自主权。学校提前一年就着手制订研学旅行计划,并将之纳入学生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二是策划“行”的内容。在活动内容、线路设计上策划明确主题,注重突出研学旅行的专业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如合肥一中组织了徽
三是巩固“学”的效果。在出发之前组织
四是注重示范引领。合肥市教育局每年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方案”展示、评选、观摩活动,供全市中小学学习、借鉴,以促进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合肥市开展的大规模的研学旅行让合肥的学生真真切切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了自然,走近了生活,走向了智慧和未来。研学旅行活动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情感的同时,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了解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拓宽了认知的视野,在动脑动手中走向智慧;在研学过程中,学生之间互帮互爱,增进了友谊和集体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加强了组织纪律性的教育;在大自然中磨炼了意志,增强了体魄,培养了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增进了环境保护意识;围绕主题、带着问题的研学旅行也还学生一个体验、发现、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们增长了见识,增长了阅历;研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达到了研学的目的。
2017年合肥市通过制定《合肥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试行)》和下发《关于开展2017年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和“合肥工业游”活动的通知》的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开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和“合肥工业游”活动,鼓励学校扩大国际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合肥市将在总结提炼活动开展经验基础上,继续探索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性、更受学生喜欢的研学旅行活动,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