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师研学旅行特刊

研学是走出常规课堂,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去感受外面的大千世界,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亲身体验、资料搜集等形式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亲近自然和

《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柯林斯说:“卓越是一种挑战,永远不会有终点的挑战。任何一个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都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发展轨迹,不断追求更高的表现。”我所带的班级是学校的直升班,无论是学生本人、老师还是家长都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因此,在建班伊始我们就通过班会和晚点评,逐渐达成共识,形成了“奋进、合作、感恩、卓越”的班级愿景。在研学的过程中,我将这一种班级

一、镜头中无言的激励和引导

研学,顾名思义“以研究的态度开展学习活动”,人手一册的研学手册和一组一题的小组课题研究是指导学生实现研学最大收获的载体。那么,如何有效运用这些资源,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研学的意义和目标呢?

高中的第一次研学,大多数学生处在兴奋中,聚在一起说说笑笑、走走瞧瞧,把研学当作了游山玩水。我知道,这时的说教或强制是很难奏效的,于是我捕捉了这样一组镜头:跟着老师认真倾听的,以各种方式做记录的,穿梭于人群开展调査研究,晚上在房间整理笔记的…我把这些照片发到班群,没有添加更多的话,但表明了一种方向、一种态度。这些照片发到班群所产生的激励和正向引导远胜于教师的指令和要求。第一天上午,有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游学手册的作用,但是当我把这些认真记录同学的身影发到了班群后,这个现象到下午活动时就没有了。

有了倾听和记录的意识后,如何记录和记录什么也是要引导的。于是接下来我将关注点放在收集优秀的笔记上,并将这些笔记拍下来发到班群,利用休息时间和同学们简单交流这些笔记因何优秀。

家长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的伙伴,借助家长的力量,可以让我们的班级教育事半功倍。每次出行,家长们的关注点往往是孩子的安全及吃住行,在为家长们报平安,反馈吃住行的同时,我捕捉孩子们闪光的瞬间一优秀的学习成果,良好的行为一一发送到家长群,让家长看到孩子们认真求知的态度,让家长跟我一样把关注点放在优秀上,让闪光的瞬间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

就这样,通过镜头无言的机理和引导,逐步形成一种班级生活模式和价值取向。在不断追求更加卓越的路上,使优秀有了成长的土壤。

二、利用公众号及时总结、交流和分享

学有所思,才能学有所得,每日行程反思和研学旅行后的总结是让研学意义升华,转化为学生能力和素养一个重要过程。在研学旅途中,我要求学生以课题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都要结合行程和课题研究内容,对当天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以公众号的方式推送到班级邮箱进行交流和分享。

燕然组是杭州游学方案的策划组,她们不仅要从参与者更要从策划者的角度总结和反思每日活动,并且每期都出精品,其他组则要以她们为标杆,并力求超越她们,带动班级整体以更高的标准做事。因而,本次研学,班内产生了很多点击率很高的优秀作品。通过做推送过程中小组内的交流和思考,完成

学生感言:“今朝茶树下,不觉恋年光”、“画桥烟柳浥轻尘”这两个满是古香古色的名字,便是我们小组的两篇公众号宣传的标题。合理的分工、团结的小组组员以及深厚的

犹记得每次写

通过总结,学生们不仅能够感悟和体会到研学中的景与情,并且对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加深了关于如何选题、如何合作等的认识。通过实践中的体验,调查、分析、综合、比较与验证,又会生成新的问题和产生新的探究愿望,因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尤其是思维方式。正如同学生在感悟中所总结的:

◇提炼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也是解决某些问题的必要途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若运用得当,它可以使研学的成果简洁干练,而又不失丰富深刻。而且,它还可以替我们节约更多时间。

◇我们组研究过程的缺点十分明显,即获取资料的来源过于单一,大部分均来自博物馆,这导致结论缺乏了多种支撑,说服力降低。若新增一些资料来源,如访谈、亲赴丝绸商店等,效果一定会更好。

三、小礼物:感恩一路有你

班级

去山东研学时,班里的严汉翀同学因为话剧排练,无法和同学们一起,这是我们班唯一一位不能同行的同学。在活动最后登泰山时,有同学自发给严汉翀买礼物,然后又有了第二批、第三批,返校后,严汉翀收到了几乎所有同学的礼物,收获了满满的感动。朱奕轩,一个不太善于言辞的大男孩,杭州研学,每到一地都要找当地特色的明信片,找邮局,一开始大家非常不理解,后来得知,他为每一个曾经教过他的老师寄出了明信片。懂得感恩,懂得友爱,这是班级最好的黏合剂。

走出封闭的校园,走进自然与社会之中,在大自然中,学生可以放松身心、舒缓压力,在繁忙的学习之中获取精神的愉悦,灵魂的洗涤。轻松愉悦的氛围,师生双方可以敞开心扉去倾听和接纳,因而也是老师走进学生内心的有利契机。也许就是你的一句话或是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就触动了孩子的内心。

原本不喜欢团队出行的吴树峰同学在杭州研学后是这样说的:

我是个乐得恣意的人,厌恶桎梏与束缚。这几天下来,让我记忆更深的是,和玉玉写笔记时的秉烛夜谈,和雨雨、含含的无所不言,暮夜压马路时的欢笑嬉闹,老师远在他乡的活泼欢俏,脚心磨伤时的关怀备至,还有于历史

种种这些,忽然就让我想到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却可以走的很远”

所以我想,如果身边是你们的话,有点束缚也没关系。因为我还想和你们走的很远。

成长是一个过程,成长是一种体验,成长是一次次反思的积累与感悟。德育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让他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是源于生活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情感和价值取向。因此,在研学活动中,把德育融于学生的实践和体验之中,使学生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受到熏陶,逐步形成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在人格和心智上逐步成长起来。

——更多研学资讯,请关注公众号“多彩贵州研学云”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