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水书”文化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含了丰富的文化资源,鲜活生动地记录了水族先祖聪明才智的结晶和天才创造的成果,是认识水族文化史的活化石,是原生态的文化基因,是全社会的巨大文化财富。
以水族语言及文字为主题的研学课程,是对其文化的一种的保护、传承、发展。激发学生对 我国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的探索,以自己的眼光去思索和憧憬,在为自己带来惊喜的同时,对非遗文化也有了独特而深刻的体验和记忆。
水族文字学习和拓印“水书”是水族古老文字,水族将它称为“泐睢(lesui)”,“泐”即文字,“睢”即水家,“泐睢”意为水家的文字或水家的书。在我国56个民族中,有17个民族有自己传统的文字,水书即为其中一种。它是一种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号,记载了水族古代天文、民俗、伦理、哲学、美学、法学等文化信息,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它和汉字相比有着怎样的区别和联系?
端节文化体验端节体现了水族古老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水族本土文化。根植于水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中,与水族人民生息相关。其内涵十分丰富:除了反映水族稻作文化的特征,还反映水族古代血缘氏族部落分批庆贺丰收的祭典遗风;节日集中地传承铜鼓舞、斗角舞、芦笙舞、对歌等艺术表演形式;尤其反映了南方民族独有的以赛马活动为年节竞技娱乐方式。端节特殊的节日文化事象,具有确定水族文化特征的重要作用,让我们见证水族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
唱水族迎宾歌、敲水族铜鼓、学习水族舞蹈互动(5到6)个简单动作,赢取水族“平安蛋”。
历史文化渊源、服饰、语言、礼节习俗(端节)、工艺(马尾绣)、民族风情学习。
水 族 药 囊 制 作了解水族医药,水药的各种加工方法,并亲自动手制作药囊
水族医药知识是广大水族民群众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和积累起来的,人们在采集和渔猎时代就掌握了许多动植物知识,从而辨识哪些可以食用,哪些有剧毒,哪些能够解除疾病痛苦的动植物种类,水族医药挖掘项目。
非 遗 研 学 目 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课程了解我国非遗文化 水族文化的起源及发展, 了解水书的文字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四个维度全方位感受非遗水族文 化感受水族特有的待客之道,掌握水族日常交流用语,会写20—40个 水族文字;制作水书雕版印刷;
3.情感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的探索,以自己 的眼光去思索和憧憬,在为自己带来惊喜的同时,对非遗文化也有了独特而深刻的体验和记忆。
2018年12月15日,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内,首期“非遗传承·水族文化体验活动”,通过多彩贵州研学云平台,免费报名(限量20组),让我们打开水族文化的传承密码,人人争当文化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