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研学游升温,而就在7月12日,浙江省教育厅、省旅游局、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厅、省食药监局、团省委、保监会浙江监管局等10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家长、老师、教育部门、旅游部门等激起千层浪。

研学游将于2020年全面铺开柯桥已经提前起步

根据《意见》,中小学各学段研学旅行一般安排在小学四五六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一般情况下,学校每学年组织安排1-2次研学旅行活动,每学年合计安排研学旅行活动小学3-4天、初中4-6天、高中6-8天。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各设区市应至少有1个县(市、区)整体推行。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省所有市、县(市、区)铺开。

“柯桥中小学研学游还正在起步阶段。”柯桥教师发展中心中小学综合实践研训员郑国祥说,每年3-4月、10-11月是全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周,各校会根据自己的定位特色开展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兰亭小学结合书法之乡开展研学、安昌小学结合安昌古镇等开展研学等等,这些都是研学游的初级阶段。

“当然每年也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课题报上来。”郑国祥说,比如柯桥实验小学有位教师叫朱胜阳,他花了3年的时间,列出了“找回鉴湖”、“运河古韵”、“老街探幽”等不同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带班里的学生“走读绍兴”,让本地的孩子认识了家乡,让外地的孩子融入了绍兴,学生、家长纷纷为之点赞。

“提出研学游意见对孩子来说是件好事,但具体操作过程中确实会遇到不少问题,比如经费、学生安全、老师精力等等。”郑国祥说,研学游经费规定家长出,但每个家庭情况不尽相同;学生安全责任压力很大,还有老师精力也不够,毕竟研学游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他认为,要真正把研学游落到实处,最好要由老师来指导,家长、社会机构共同参与实施,这样操作起来更合适。

研学游有助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家长、老师非常支持

“这个实施意见出台真的太好了,现在的孩子缺少实践的机会。”家有小学四年级孩子的丁女士说,虽然平时也带孩子去旅游,但主要是玩的多,遇到一些历史人文等知识点自己也是一知半解,如果有专业的老师带队,通过各种游戏、调研引导孩子感受体验,那真的能学到很多知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孩子在参加研学旅游后,增强了自主生活的能力,独立的品质、意识;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增长了见识经历,同时形成了孩子勇于探索、创造性思考的性格;培养了孩子团队合作精神,与身边的伙伴共同面对挑战、战胜困难的品质等等。

“若想让研学旅游真正发挥价值,走得长远,在老师层面也可以做一些因地制宜的研学旅行。”浙江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协作组管理员、华舍中学高级教师俞和军说,研学旅行重点在“研学”,是在旅行中有目的地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提前预设一些小课题、小项目。如可以带领学生走访学校周边拆迁地区,调查研究一些拆迁中古建筑的保护情况;又如带领学生去走访学校周边的河道,看看五水共治的效果,写一些体会文章;还可以组织学生去调查小区、公园里的植物种类,提出绿化树种、行道树、观赏树种等方案。

“绍兴有很多丰富的研学资源,鲁迅故里景区是教育部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去看看课本中提到的景点,找找课文中写到的动植物,体验跟着课本游绍兴的韵味。”俞和军说,在绍兴还可以开展古镇研学旅行、古桥研学旅行、唐诗之路研学旅行、阳明心路研学旅行、黄酒文化研学旅行等。

研学游需要多方面来参与对旅游市场也是利好

《意见》指出,各地要围绕“红色之旅”、“生态之旅”、“文化之旅”、“活力之旅”主题,精心筛选打造3-5条面向本区域的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浙江将用5年左右时间,创建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营地2个以上、全国基地20个以上,遴选公布省级营地10个以上、省级基地100个以上。

“出台研学游实施意见对旅游市场是利好,目前我们已经着手在推研学游的线路,一方面我们会整合区内的一些旅游资源,根据红色、生态、文化、活力等主题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并引导旅行社、社会机构推出合适的研学游产品;另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多渠道推广研学游线路,把研学游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区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研学市场的进入门槛并不算高,但要深入扎下根来则会发现,研学旅行对产品主题、内容设计以及活动执行人员素质等要求颇高。很多传统旅行社在自主产品研发上较为粗放,且销售的多是较为同质化、非主题化的旅游产品。”现在开发研学游、亲子游产品的途客户外丁先生说,对于研学旅游机构而言,除了要求具有传统旅游产品设计的思维,更需要在教育层面把课本活动化、活动教育化,尤其是需要让不同学科的任课教师参与其中,真正从教育的视角去审视产品,进而打造出符合青少年核心素质培养以及学校、家长需要的体验教育产品。

另外,研学旅行不仅仅是学校联合旅行社组织的课外活动,其涉及旅游、文化、交通、公安等多个部门的统筹协调,非学校一己之力可以完成。《意见》对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基地建设、组织管理、经费筹措、安全保障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部署,需要相关各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方能落实。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