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3 10:27:15
中国网研学频道7月11日讯,在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中国互联网大会”文化和旅游论坛上,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英杰、中兴网信旅游研究院院长孙文围绕“文化和旅游深耕千年文明”的圆桌讨论,圆桌讨论由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院长王静主持。
陈少峰在列举了中国地区旅游难以做大做强的背后,是因为开放商仍然仍然没有文化创意意识。他认为,文化旅游产业升级需要中国旅游产业培养更加完善的产业链,以及旅游开发者要有“一鱼多吃”意识,就是要增强文化创意实力,将文化的打造不仅局限在实物实景,还要着眼于无中生有的文化产品。
王英杰结合自己考察的经历表示,当下中国90%的景区都在亏损,原因是国内景区单一化。旅游地应该下功夫在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并建立起传统文化资源库,以及做好分类工作。旅游同文化融合,可以尝试新科技、新形式的利用,强调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开发利用。
孙文则介绍了自己对文化加旅游加科技三者融合的理解,这涉及到了业界讨论的“智慧旅游”的概念。他认为,这需要谈及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信息化,通过信息化把旅游的场景做很好地体现。第二个层面是智能化,比如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实物,我们听到看到更加详细与形式丰富的内容。第三个层面是场景重塑和文化再造,让科技更加深度地融合进现实环境,以此实现文化内容的传递。
我国的旅游背景已经进入到了大众旅游的时代。让更多的游客获得更多的文化获得感,是文化、旅游、科技三者之间共同面对的命题。(文/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