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研学旅行的火爆程度也伴随着出现了很多“要规范市场”的理智声音。研学旅行的主体是中小学生,而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核心,研学旅行也成了老师、家长们不得不关注的话题。

近日,山东省研学旅行目的地调研暨山东省中小学研学旅行考察活动在聊城开展,在座谈会上,老师、家长们代表们就研学旅行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研学旅行不是被包装的旅游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研学这种新内容、新形式的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走出课堂,培养各方面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弥补孩子知识缺失的内容。”济南锦绣城小学刘慧老师认为,研学旅行不是走马观花。

研学旅行是个正经事,是需要各方认真、审慎对待的大事,别让旅游误导了孩子。“既然是研学旅行,肯定要有课程体系,有课程目标,有实施过程、有评价。”山师附小雅居园校区的卞雪梅老师认为,研学旅行首先要弄明白要让学生有什么样的收获或者预期达到怎么样的成长,根据这个目的再去设置路线、体验课程。

“研学旅行要对孩子们成长有帮助、有收获,通过参与活动对孩子们有启发、有触动。”山师附小雅居园校区校委会主任霍金海表示,家长们既然要支出费用,那孩子们参与研学旅行是否有收获就是家长们考虑的关键问题,而且这个成长必须是正能量的。


研学旅行需要专业人士掌舵

旅游行业门槛低,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激烈的行业竞争不可避免的让行业还存在安全、黑导游等各种潜在问题。建立专业的研学导师队伍是社会各界共同认可的观点。研学导师不仅要有教育的基本素养和情怀,还必须有专业的知识储备。“导游主要是讲解,而老师还要了解孩子身心成长特点、情感诉求等。”莘县国棉学校宁杭红老师认为,研学导师的责任是导游与老师的结合,是要求更高的职业。

研学导师的行为举止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以及素质养成,再往大说会影响到他的核心价值观。济南唐王镇中心小学校长颜廷寅表示,无论是怎样的研学旅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必须的,如果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没有益处,就不要进行,这是关系到立德树人的大问题。

孩子是家庭的核心,学生的出行安全是第一位,没有安全其他都归零。“研学旅行规范化的文件标准要求每20名学生要配备一名研学导师、一名安全员、一名研学讲解员、一名导游等。”大众研学的孙浩源表示,研学旅行活动必须要有一支业务技能精湛、又具备培训能力的高素质团队来服务。

研学旅行是个公益性活动。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明确了“公益性”这一基本原则。不管从行业市场发展,还是研学导师,公益性是各方进入行业最应该秉持的首要原则。坚持公益性为先原则,才有高质量的研学旅行内容。



相关内容: